政经剪报
政经剪报(第78期)
中纪委:推动反腐法治化
中共十九大报告在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提到,要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中纪委副书记肖培昨日在解读相关内容时表示,理解监察体制改革要抓住:合署办公、职责权限、调查手段、留置调查四个关键词。这位新上任的中纪委副书记还透露,即将制定的国家监察法会对留置的审批程序、使用条件、措施采取时限等作出严格的法律规定,纪委所使用的谈话、询问等措施也将写入法律,从而推动反腐工作法治化。
在详解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时,肖培认为应该抓住四个关键词。
攥成拳头合署办公
第一个即“合署办公”,对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各级监察委员会将与党的纪检机关合署办公。外界质疑此举是否意味着纪委权力进一步扩大。肖培对此予以否认,他说,绝不意味着纪委和监委权力扩大,只能意味着纪委和监委的责任大了,担当要更大。肖培说,1993年,中共依据当时“反腐败斗争依然严峻”的形势,曾作出中纪委与监察部合署办公的决定。今次再度作出这样的决定,还是基于当前反腐形势严峻复杂的判断。“反腐败九龙治水不行,必须把拳头攥起来。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根本目的就是要加强党对反腐败斗争的统一领导,把党执纪与国家执法有机贯通起来,把过去分散的行政监察、预防腐败以及检察机关的反贪、反渎力量整合起来,攥成拳头。”
肖培指,第二个关键词是职责权限。十九大报告强调,要依法赋予监察机关职责权限,他说,正在制定起草的国家监察法将赋予国家监察委员会以监督、调查、处置的职责权限。
完善立法明确权限
关于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调查手段”,肖培认为这是第三个关键词。去年在北京、山西、浙江三地开展监察体制改革试点,赋予了12项调查措施,没有扩大权力,都是实践中实际使用又比较成熟的权限。大致可分两类:第一类是现行的行政监察法中规定的监察机关的调查手段和权限,包括查询、复制、冻结、扣留、封存等手段。从去年的试点决定看,未来要把它修改完善为查询、冻结、调取、查封、扣押、勘验检查、鉴定等手段。第二类是要把纪委实际使用的谈话、询问等措施确定为法定权限,写入法律。“这样,所有的调查手段都将法治化”。
“留置”取代此前的“两规”是十九大报告关注热点。肖培表示,这是监察体制改革的第四个关键词。他说,国家监察委员会不是司法机关,其职责是监督、调查、处置。反腐败所涉及的重大职务犯罪也不同于一般的刑事犯罪,国家监察法因此就不能等同于刑事诉讼法,调查也不能等同于侦查,所以不能将一般的对刑事犯罪的侦查等同于对腐败、贪污贿赂这种违法犯罪的调查。“将要制定的国家监察法,对留置的审批程序、使用条件、措施采取的时限都会作出严格的法律规定,对调查过程的安全、医疗保障等亦会作出相应规定,这必将进一步推动反腐败工作法治化。” 香港文汇报 2017年10月27日
中办部署在全国各地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国各地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部署在全国范围内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探索实践,完成省、市、县三级监察委员会组建工作,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方案》强调,党的十九大对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在总结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基础上,在全国各地推开改革试点,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健全中国特色国家监察体制,强化党和国家自我监督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年底明年初召开的省、市、县人民代表大会上产生三级监察委员会,使改革与地方人大换届工作紧密衔接,有利于加快改革步伐,确保改革有序深入推进。
《方案》指出,党中央决定,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继续深化改革试点,其他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省、市、县三级监察委员会,整合反腐败资源力量,完成相关机构、职能、人员转隶,明确监察委员会职能职责,赋予惩治腐败、调查职务违法犯罪行为的权限手段,建立与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的协调衔接机制。
《方案》要求,要加强党对试点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试点地区各级党组织要担负起主体责任。试点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对试点工作负总责,成立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小组,由党委书记担任组长。试点地区纪委要细致谋划、扎实推进,做好试点方案的组织实施和具体落实。各有关单位要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确保如期完成试点任务。新华社 2017年10月30日
【宏观经济】
习近平新时代思想有四历史贡献
中央政策研究室常务副主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王晓晖26日在北京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四个方面的历史贡献。
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一,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
第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建设路径。
第三,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
他说,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第四,开辟了管党治党新境界。
王晓晖说,正是遵循这一思想,我们党以坚强的决心、空前的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管党治党实现从“宽松软”到“严紧硬”的深刻转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发展,这一科学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会更加充分地展现出来。”
创立者冠名思想做法通行
王晓晖回应记者提问时还表示,用党的领袖来命名理论或者指导思想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个通行做法,比如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比如我们国家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他说,实际上在西方思想理论界用主要创立者的名字来命名某种理论也是非常普遍的做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智慧的结晶,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总结,但它的主要创立者是习近平同志,他为这个理论的创立作出了重大贡献,发挥了重大作用,所以用他的名字命名这一理论是名副其实、当之无愧,而且也体现了我们党在理论上的成熟和自信。中新社 2017年10月27日
王一鸣:十九大后经济提质成主流
中国经济与国际合作年会暨新“巴山轮”会议2017,2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开幕。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新“巴山轮”论坛和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联合主办。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十九大后的中国与世界,一些嘉宾结合十九大报告和全球经济形势,就此进行了展望。
目前,中国经济占全球经济17%的份额。而最近五年来,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稳定在30%左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表示,十九大后,这些数字会继续提升,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联系也会更加紧密。
王一鸣表示,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已进入下半场,经济增速快落风险大幅下降,正处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重要窗口期。“十九大报告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未来宏伟的蓝图,我们要把它逐步的具体化,一步一步去实现。”他认为,十九大后,中国可能出现几大变化:中国经济今后还会延续新常态以来增速向中高速收敛的态势,提高质量和效率可能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传统产业正在逐步达到或已经达到峰值等等。
对于中国经济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王一鸣指出,十九大报告提出很多要点,如强调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要瞄准国际标准、按照国际标杆来提高水平;要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培育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等。
王一鸣特别强调,要改革国有资本的授权经营体制,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全面实施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制度,王一鸣指出,这一制度不仅对外资,对国内市场也要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提到,中国已经是全球价值链整合的一个中心。中国如何继续融入和整合全球价值链?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认为,十九大后,主要突出两条路径。他说,“以中国企业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以后主要就是有两条,一条是以高端技术为主导,一条是转移加工组装环节的价值链。前一条价值链布局以科技优势为导向,后一条价值链布局以禀赋的比较优势为导向。” 综合 2017年10月30日
9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27.7% 连续两月增速明显加快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9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7.7%,比8月份加快3.7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保持明显加快势头,刷新今年以来的次高水平,仅低于因春节因素合并的1-2月份的31.5%。
统计局将增速继续加快归因于:生产和销售增长均有所加快、工业品价格稳中有升、此外,电力、酒和电子等行业拉动作用明显。
统计局周五早间公布,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621.8亿元,同比增长27.7%。
此前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719.7亿元,同比增长24%。7月份同比增长16.5%,6月份增速19.1%,5月为16.7%,4月为14%。
累计数据方面,统计局公布,1-9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5846亿元,同比增长22.8%,增速比1-8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
在今年1-2月增速达到31.5%高位后,该值逐月下降,但和前两年比仍处较高水平。
此前1-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21.6%。1-7月同比增长21.2%,增速比1-6月放缓0.8个百分点,创出年内新低。
2016年该指标同比增长8.5%,扭转了2015年下降2.3%的局面。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何平博士称,今年以来,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工业企业效益明显好转,运行质量提升。具体体现在:成本降低,盈利能力增强。1-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费用92.9元,同比降0.5元。
其次,亏损企业减少,亏损额下降。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个数同比减少3.4%;亏损企业亏损总额同比下降18.1%。
同时,企业杠杆率下降,经营风险降低。9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7%,同比降低0.6个百分点。
此外,资金周转加快,经营效率提高;高技术制造业、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较快增长。
统计局还公布,1-9月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6.17%,同比提高0.51个百分点。综合 2017年10月27日
21省份公布经济三季报 中西部增速领跑全国
地方经济三季报正在陆续公布。据统计,迄今已有21个省份公布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其中有18个省份前三季度GDP增速跑赢全国,贵州、重庆以两位数的增速继续领跑。
就经济体量而言,广东、江苏前三季度经济总量均突破6万亿元大关,广东GDP总量占全国的比重已超十分之一,第一经济大省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贵州、重庆领跑GDP增速
据统计,目前已有21省市公布前三季度GDP数据,其中18个省经济增速高于同期全国6.9%的速度。
贵州、重庆继续领跑,前三季度GDP同比分别上涨10.1%和10%,是目前仅有的保持两位数增长的省份。据贵州统计局介绍,贵州经济增速已经连续27个季度保持在全国前三位,且从2003年开始,已经连续14年增速稳定在10%以上。
从区域表现来看,在已经公布数据的21个省份中,经济增速排名前十位的基本都集中在中西部地区。江西、云南、安徽、河南、四川、陕西等地前三季度经济增速均超过8%。
京津冀三地经济增速在21省中排名暂时垫底。北京、河北、天津前三季度经济增速分别为6.8%、6.7%、6%,增速均低于全国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与上半年6.9%的表现相比,天津前三季度经济增速明显放缓。
不过,京津冀地区前三季度经济总量超过5.86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接近10%。从地方披露的信息来看,京津冀协调发展也迈出新步伐。天津统计局表示,前三季度,天津与河北省签署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确定了8个方面的合作事项,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截至8月底新增注册企业324家,未来科技城起步区基础设施开工建设,京津合作示范区起步区一期道路管网工程全部完成。
广东GDP总量占全国比重超一成
从经济总量来看,广东、江苏前三季度经济总量均突破6万亿元大关,继续走在第一梯队。
其中,广东前三季度GDP总量达6.48万亿元。广东省统计局解读称,广东经济总量占全国的份额增加,第一经济大省地位进一步巩固。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广东GDP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为10.6%,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拉开了与其他经济总量相近省份的总量差距。
广东省统计局认为,实体经济回暖是推动该省整体经济稳中向好的关键所在。据统计,前三季度,广东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7.9%,比上年同期和今年上半年分别提高1.6个和0.5个百分点。电子、电气和汽车三大支柱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63.3%。
此外,河南、四川、河北、湖北、湖南、上海、福建等地前三季度经济总量也均超过2万亿元。
多地部署稳投资冲刺四季度
从数据来看,前三季度全国各省经济均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不过,多地在分析四季度经济形势时仍强调,影响经济增长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经济提速增长的压力增大。
在数据发布前,多地召开了经济形势分析会,并对四季度经济工作进行了部署。
梳理发现,多地在部署四季度工作时强调,确保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重点抓好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为明年做好政策储备和项目储备。
比如,四川省日前召开全省做好第四季度经济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其中提到,扎实抓好“项目年”工作,针对性分类别做好项目工作,同时要着力扩大民间投资,持续保持投资增长。
福建省则表示,加大工业固定资产投入,集中精力推动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材料等产业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同时持续加大技改力度。上海证券报 2017年10月27日
国资委党委部署三项重点工作 深化改革培育一流企业
10月27日,国资委党委召开“党的十九大精神传达学习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国资委党委书记郝鹏在会上提出了三项具体工作要求:一是努力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三是切实加强国有资产监管。
本次视频会议上,国资委党委书记郝鹏通报了党的十九大盛况及中央企业系统(在京)单独组团参会情况,全面传达党的十九大会议主要精神。国资委主任、党委副书记肖亚庆主持会议并提出工作要求。
部署三大任务
10月26日,国资委召开党委会议。会议一致认为,党的十九大专门对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党建作出重大部署,明确提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这些重大部署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党建重大部署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推进下一步工作的重要行动指南。
在27日的视频会议上,郝鹏强调,要奋力开创中央企业改革发展党建新局面,结合全年工作圆满收官和明年工作部署安排,加强统筹谋划,以钉钉子精神把各项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他从三个方面作出部署:
一要大力推动中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落实好“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坚决打赢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攻坚战。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国际化经营步伐。
二要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持续增强企业内生活力和发展动力。加快完善市场化治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探索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有效运营模式,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
三要切实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守护好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持续优化监管职能,加快完善监管方式,切实强化国有资产监督,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层层落实。
混改仍是改革突破口
“培育世界一流企业”是党的十九大对国企提出的重要课题。国资委党委在26日召开会议时表示:“特别是要紧紧扭住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这个目标,加快形成一批在国际资源配置中能够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的领军企业,加快形成一批在全球行业发展中具有引领作用的领军企业,加快形成一批在全球产业发展中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领军企业。”
毋庸置疑,在多项改革工作中,混改仍是重要突破口。在央企层面,目前有关部门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已推动两批共19家央企开展混改试点。在国务院国资委9月底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透露:“第三批试点正在研究当中,估计不久也会推出。未来,混改仍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则认为:“2018年,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将进入一个新时期,改革会比我们多数人预料的要快,规模要大,效果要好。”
在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战略性重组方面,未来哪些领域有望加速重组?9月2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下一步,要深入推进央企优化结构、重组整合。按照“成熟一户、推进一户”的原则,稳妥推进装备制造、煤炭、电力、通信、化工等领域央企重组整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上海证券报 2017年10月30日
栗战书:发展仍是中共执政兴国第一要务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栗战书在《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中撰文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中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中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中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发展仍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这篇名为《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文章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十九大作出的一个重大政治判断。总的来说,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是在科学把握时代趋势和国际局势重大变化,科学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科学把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已经遇到、将要遇到、可能遇到和难以预料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基础上作出的。
文章强调,新时代要有新的理念举措。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中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另一方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发展的内涵和重点、理念和方式、环境和条件、水平和要求与过去有很大不同,这就必须更好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在全面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按照新时代要求在以新的理念举措不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更好解决中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香港文汇报 2017年10月31日
国务院: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促进实体经济振兴、加快转型升级。会议提出,到2020年基本完成面向先进制造业的下一代互联网升级改造和配套管理能力建设。
会议指出,贯彻十九大精神,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结合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加快建设和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这对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打造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三年完成制造业互联网升级改造
会议指出,一要营造有利于工业互联网蓬勃发展的环境。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放宽融合性产品和服务准入限制,扩大市场主体平等进入范围,实施包容审慎监管。
二要大力推动工业企业内网、外网建设。支持有能力的企业发展大型工业云平台,实现企业内部及产业上下游、跨领域各类生产设备与信息系统的广泛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孤岛”,促进制造资源、数据等集成共享。
三要加大政府对基础网络建设的支持。到2020年基本完成面向先进制造业的下一代互联网升级改造和配套管理能力建设。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专网降费用、提速率。完善法规、标准、标识解析等体系。
四要依托工业互联网促进开放融通发展。推动一二三产业、大中小企业跨界融通,支持中小企业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形成服务大众创业创新多层次公共平台。
会议还通过《国务院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和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决定(草案)》,推动营改增改革成果法治化。
推动营改增改革成果法治化
会议指出,为巩固和扩大营改增大幅减税成果,必须修改相应法规,并重新以法规形式确定下来,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和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决定(草案)》。全面取消营业税,调整完善增值税征税范围,将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规定为增值税纳税人,并明确相应税率。根据13%这一档增值税率已取消的情况,将销售或进口粮食、图书、饲料等货物的税率由13%降至11%。
同时,目前对部分行业实施的过渡性政策保持不变。考虑到下一步深化改革的实际需要,草案明确,对纳税人缴纳增值税的有关事项,国务院或经国务院同意由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作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中新社 2017年10月31日
10月官方制造业PMI为51.6 制造业保持扩张态势
国家统计局与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日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1.6,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去年同期0.4个百分点,达到今年均值水平,制造业持续保持扩张的发展态势。
这一指数已连续15个月位于临界点之上,连续13个月保持在51以上。
此前9月份中国官方制造业PMI录得52.4,创2012年5月以来最高。
8月份这一指数报51.7,7月份报51.4,从6月份的年内次高水平51.7稍回落;3月份为51.8,创2012年4月以来的新高。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继续高于临界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低于临界点。
其中,生产指数为53.4,比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生产增速有所放缓。
新订单指数为52.9,比上月回落1.9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增幅有所收窄。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称,本月制造业运行主要特点:一是生产和市场需求增速有所放慢。受基数较高、“十一”长假等影响,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在连涨三月后有所回落,分别为53.4和52.9。
二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生产经营活动趋缓。本月部分地区继续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相关企业减产或错峰生产。高耗能行业PMI为49.2,比上月降2.1个百分点,落至临界点以下。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PMI降幅明显。
三是进出口仍保持扩张。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为50.1和50.3,分别比上月回落1.2和0.8个百分点,已连续12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制造业外贸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四是高端制造业、消费品相关制造业增长动能持续释放。
从调查结果看,本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为63.4和55.2,分别低于上月5.0和4.2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上升后出现回落。综合 2017年10月31日
地区GDP统一核算改革将于2019年实施
今年6月份,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方案》(下称《方案》)。《方案》提出,要实行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提高核算数据质量,准确反映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改革将有利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汇总数据与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的衔接。”国家统计局副局长李晓超说,通过实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按照统一的核算方法,使用统一的数据来源,能够把地区生产总值汇总数据与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差率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目前,我国地区生产总值汇总数据与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存在一定差距,在统计实践上是可以接受的,在各国统计工作中也比较常见。不过,如果差距偏大,就不利于正确把握各地经济形势,不利于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还影响了政府统计公信力。”李晓超说。
根据《方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产总值核算由现行的省级统计机构核算,改革为国家统计局和省级统计机构共同开展的统一核算。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工作将按照统一的核算方法,遵循真实准确、规范统一和公开透明的原则,实行统一核算,并统一公布核算结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汇总数据与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的基本衔接,准确反映地区经济增长的规模、结构和速度。
从核算主体看,改革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产总值核算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负责改为国家统计局组织领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共同参与的统一核算。从核算方法看,改革后,地区生产总值将依据统一的核算方法,利用地区与国家相衔接的基础资料,统一核算。
《方案》明确,将以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为契机,于2019年实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李晓超表示,国家统计局将不断提高核算数据质量,确保按时按质完成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的各项任务。经济日报 2017年10月31日
汪洋详解对外开放新任务新举措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发表题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署名文章。他在文中详列中国今后一个时期对外开放的新任务和新举措,提到要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以“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为主体框架,大力推动互联互通和产业合作,拓展金融合作空间。在优化区域开放布局方面,汪洋提及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并特别举例指出香港是比较典型的自由港。
汪洋在文中表示,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的开放理念、开放战略、开放目标、开放布局、开放动力、开放方式等,规划今后一个时期对外开放的路线图,推出一系列新任务和新举措。
依靠创新 优进优出
汪洋详解了六大新任务和新举措。第一,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同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二是以“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为主体框架,大力推动互联互通和产业合作,拓展金融合作空间,将“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三是提高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与相关国家商谈优惠贸易安排和投资保护协定,全面加强海关、检验检疫、运输物流、电子商务等领域合作,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四是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五是建立多层次的人文合作机制,推动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青年、媒体、智库等领域合作,夯实民意基础,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
第二是加快贸易强国建设。加快贸易强国建设要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从货物贸易为主向货物和服务贸易协调发展转变,从依靠模仿跟随向依靠创新创造转变,从大进大出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
第三,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应该通过四项措施营造稳定公平透明、法治化、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包括加强利用外资法治建设;完善外商投资管理体制;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
海外并购 加强引导
第四,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十九大报告在此方面提出三个重要举措:加大西部开放力度;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在提到自由贸易港时,汪洋特别提到,自由港是目前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香港、新加坡、鹿特丹、迪拜都是比较典型的自由港。中国海岸线长,离岛资源丰富。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对于促进开放型经济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是创新对外投资合作方式。汪洋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仍处于初级阶段,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不够强,非理性投资和经营不规范等问题较为突出,一些领域潜藏风险隐患。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一要促进国际产能合作;二要加强对海外并购的引导;三要规范海外经营行为;四要健全服务保障。
最后一项则是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十九大报告提出,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汪洋说,这不仅要求不断提高自身开放水平,也要求更加主动塑造开放的外部环境。因此,要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稳步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提高双边开放水平。综合 2017年10月31日
【产经动态】
商务部拟定多项新重点 电商发展将获政策扶持
近日,商务部召开十九大后重点工作部署的通气会。从会上获悉,下一阶段,我国商务领域多项重点工作已经明确,其中包括电子商务发展将获重点扶持等。
电子商务发展将获重点扶持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
将培育的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有哪些?商务部外贸司商务参赞宋先茂表示,包括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和外贸综合服务。
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我国跨境电商出口逾1400亿人民币,同比增速约60%,大幅高于平均增速。
宋先茂说,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和外贸综合服务3大外贸新业态的试点试验取得的成绩明显,其带动外贸增长的作用突出。重点培育外贸新业态,不仅是从转动能的角度出发,这也将使我国外贸在国际市场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
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李习臻也透露,商务部促消费的下一步思路是,加快信息技术在流通领域的创新应用,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流通新业态、新方式。具体计划包括重视电子商务——在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基础上,创造基础性条件,为农村电商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在发展食品零售领域,目前企业已经有了自主转型的动力,即发展线上业务。
今年1至9月,农村实现网络零售额近8400亿元,同比增长达38.3%。其中,农副产品和在线旅游成为农村电商的主要增长点。
此外,商务部服贸司副司长许涛表示,要推动“互联网+生活服务”新模式的快速发展,打造智能生活。
服务贸易迎来政策“组合拳”
我国已连续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地位,而我国服务贸易未来的增长潜力依然巨大。
许涛表示,下一步,要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和居民生活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商务部将以打造“中国服务”的国家品牌、实施“生活服务品质提升”计划为抓手。
具体措施包括:在全国或行业范围内有序推广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中取得的经验,将已经在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实施的部分好政策逐步推广至全国,加快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探索设立海外文化贸易中心,完善技术贸易管理体系,扩大先进技术的进口,建立中医药服务的国际标准体系,针对服务出口优势行业,支持更多服务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等。
此外,在推进展览业“放管服”改革方面,将推进对境内举办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的行政审批事项改革,加强京津冀区域展览业的协同发展。将建立服务贸易重点联系企业运行监测机制,并完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
商务部外资司巡视员高尚德就外资工作方向指出,将大幅度减少市场准入限制,尤其是扩大服务业的对外开放。
对外投资结构继续优化
“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调控对外投资更趋理性。”商务部合作司商务参赞刘民强表示,将继续抓好对外投资合作工作措施的落实,包括引导企业通过跨境并购、联合投资等方式有序开展对外投资,突出实体经济和创新升级。深入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加强对外投资合作的监管和服务,规范企业的海外经营行为,以及指导企业增强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加强对企业海外权益的保护,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等。
前三季度,我国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80.3亿美元,同比下降41.9%,对外投资非理性增长得到有效遏制。房地产、体育和娱乐业对外投资没有新增项目,同时实体经济和新兴产业对外投资取得良好成效,对外投资的行业结构持续优化。
刘民强表示,针对近一两年来的一些非理性、虚假投资,所采取的阶段性调控措施,主要是为了增强对实体投资的导向。在最近的工作中,商务部加强了对外投资的实质审查,重点关注增强企业竞争力、提升其自身实力的投资,而对虚假的、名义的投资项目,采取了一些管控措施。
刘民强指出,现在的措施是依据国家总体经济发展形势所需,随着经济形势不断发展变化,调控的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都会有所调整。上海证券报 2017年10月27日
智能制造产业政策陆续落地 制造业将迎新一轮产业机遇
日前从工信部获悉,经过近半年的遴选工作,2017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已基本确定,进入公示环节。据悉,共有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新疆等25个省市区的97个试点项目入围,涵盖了石化、钢铁、航空、汽车、制药、新能源等多个制造业领域。据工信部介绍,为推进智能制造产业政策落地,将加快上述项目部署,并将总结试点示范经验并在各行业进行推广,同时在此基础上尽快形成后续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作为我国制造强国战略的核心抓手,目前各界对智能制造的发展高度重视。我国先后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并以此形成了制造强国战略政策体系。上述三大政策都对我国智能制造的未来发展做出详细规划,并指出智能制造不仅是我国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还关系着制造强国战略的成败。为此,工信部等部委还出台了《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等多项政策,并于2016年展开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
据悉,2017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已基本确定,共有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25个省市自治区的97个试点项目入围。从入围项目具体内容看,此次试点示范项目涵盖了众多制造业领域,不但包括石化、钢铁、有色、航空、汽车、制药等多个传统制造业产业,还涉及航天、航空、高端装备制造、机器人、增材制造、新能源等我国正在积极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试点示范工作还根据目前的行业趋势和消费趋势,遴选了多个具有融合发展特性的项目。例如,福建省的卫浴产品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西服生产数字化车间、橱柜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项目,以及山东省的服装网络协同制造、高端纺织服装个性化定制等项目。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解读相关政策时介绍,根据工信部工作部署,智能制造将是未来中长期实现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以及全面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为此,工信部将联合发改委、财政部等部委在今后一阶段,陆续推出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和措施;同时还将以试点示范等措施,面向重点行业的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培育一批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组织开展行业应用试点示范,力争形成一批融合发展行业的优秀解决方案并加以推广。
辛国斌此前还在多个公开场合透露,未来还将进一步推进智能制造相关政策的落地,除了在有色、稀土、纺织、家电等传统行业进行试点示范和推广外,还将以落实国家集成电路发展推进纲要等政策为抓手,加快在5G、物联网、车联网、智能交通等新型领域布局。
随着各项智能制造产业政策逐步落实,各界已形成共识,智能制造在未来制造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将更加重要,除了带动制造业的整体转型升级外,还将创造新一轮产业机遇。券商研报认为,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升级的最优方向,而近年来我国智能制造行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在政策助力下,智能制造毫无疑问将是未来中长期最具增长潜力的产业领域,并将成为创投新热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一方面智能制造涉及集成电路、自动控制、新一代通信技术等众多领域,其发展势必促进这些信息技术子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智能制造将最终应用于制造业,因此会对工业互联网、高端装备制造、个性化制造、自动化等制造业领域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表示,和欧美等国相比,我国工业体系较为完善,内需市场巨大,人力资源丰富,通过发展智能制造,对持续拉动制造业和经济发展大有裨益。他举例,发展高端数控机床将促进汽车、航空航天、装备制造领域的水平提升,而这些行业均有完备的产业链和巨大的市场需求——这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经济参考报 2017年10月27日
报告:农村土地流转有四种类型
10月28日,在“土地流转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农禾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刘建进代表课题组发布了《农村的土地流转:农民生计与政策选择方向》的研究报告。报告认为,不同的土地流转方式也对农民的生计有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深刻、广泛、多元化的。
报告提到,根据课题组在我国中部地区农村所做的关于土地流转的形式的调查,目前的农地流转大体上呈现出四种类型:第一,自发的小规模流转(从几分地到一二十亩,分散);第二,从前者中慢慢涌现出来的较成规模的流转(从数十亩至上百亩,或分散或集中);第三,流转大户(数百亩乃至上千亩的集中式大规模流转);第四,工商资本下乡大规模流转土地。
这四种模式具有不同特点,课题组研究得出如下基本结论:
第一,占有最大比重的农户间自生自发的小规模农地流转,内生于乡村社会,受熟人社会规范约束,不会造成土地剥夺和土地破坏,也不会导致非粮化非农化风险和其它社会风险,基本能够保证流转双方的权益,有利于村庄和农户增加收入和减少贫困。
第二,部分农户依靠自身体力或种养技术,经由小规模农地流转,逐渐扩大转入土地规模,脱颖而出,形成一种新的具有生命力的流转类型。这一类型的流转一方面仍受乡村熟人社会规范约束,另一方面注重技术、市场和经营,转入农户收入有保障,有能力支付较高流转价格,乃至提供一定雇工机会。流转无论对涉及农户还是对整个村庄发展都有利,对村庄和农户减少贫困有正面作用,所以应予大力提倡、鼓励和支持。
第三,农地大规模集中流转,无论流转主体是本土人员,还是外来工商资本,都存在较大社会风险和不确定性,应予充分关注和严加规范。
第四,要防止地方政策的跑偏,防止改革举措被基层利益团体扭曲利用。不同的政策取向和举措会产生不同的指向作用,政策鼓励农地适度集中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基层民众提供了一个结构性的发展机会和条件,但究竟何为适度规模、要鼓励什么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该在因地制宜和尊重差异的前提下,经过审慎思考和实践检验,形成符合事实的认知。第一财经 2017年10月30日
中国拟修法明确保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
在10月31日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全体会议上,《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审议。
草案删除了现行法律中关于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将承包地交回发包方的规定。草案规定,维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是否保留土地承包经营权,由农民选择而不是代替农民选择。承包方全家迁入城镇落户,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丧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的,支持引导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转让土地承包权益。
对于承包期,草案规定,国家依法保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为了给予农民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预期,草案规定,耕地承包期届满后再延长30年。
对于土地经营权的融资担保问题,草案规定,承包方可以用承包土地经营权向金融机构融资担保。第三方通过流转取得的土地经营权,经承包方或其委托代理人书面同意,可以向金融机构融资担保。人民日报 2017年10月31日
三部委:部署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
近日,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与条件保障能力建设专项规划》。
《规划》提出,到2020年,形成布局合理、定位清晰、管理科学、运行高效、投入多元、动态调整、开放共享、协同发展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与科技基础条件保障能力体系。我国将布局建设若干体现国家意志、实现国家使命、代表国家水平的国家实验室。面向前沿科学、基础科学、工程科学,推动学科发展,在优化调整的基础上,部署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重点工程建设需求,在优化整合的基础上建设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面向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产业技术领域需求,建设若干综合性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共性关键技术的需求,建设一批专业性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面向重大临床医学需求和产业化需要,建设一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面向科技创新需求,在优化调整的基础上,择优新建一批有重要影响力的科学数据中心、生物种质和实验材料资源库(馆)。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生态保护、资源环境、农林业资源、生物多样性、地球物理、重大自然灾害防御等方面择优遴选建设一批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面向为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提供高水平服务的需求,推动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布局建设,突破实验动物资源和模型、科研用试剂、计量基标准和标准物质等一批关键技术,组织开展重要领域、区域的科学考察调查,完成一批重要志书典籍编研。经济日报 2017年10月31日